風格對于故事的構成是至關重要的。我們自己的風格是什么樣的?在不同的短片里應該運用什么樣的風格?一些簡單的關鍵詞就能定義我們的風格。全域影視傳媒小編建議大家學會學習和借鑒,是影視制作中最快的成長方法。
對燈光的運用,畫面的色彩和質感,故事的模式,這些都能使我們的短片更具內涵,更引人共鳴。運用這些,使自己風格化起來,不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客戶,但你可以從此更瀟灑地發揮。做你想做的東西,會讓你做得更好。如此一來,你會變得獨特,別人會注意到你,也會欣賞你的作品。

1.)開始思考自己的風格
怎么描述自己的風格呢,你在拍片的時候,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東西,你較別人更關注些什么,這就是你的風格。
2.)注意你的基本功
燈光,場景構成,構圖,色彩,質感,動作——這對于一個短片來說都至關重要。就算你不拍短片,而是拍的BTS視頻或者其他什么,這些因素都會幫你很多。
3.)對于短板,有則改之
如果發覺了自己能力上的短板(比如我之前的對于燈光的把握),你必須趕緊通過學習和練習來進行完善。
4.)把拍片當成在做項目
在拿起攝影機之前,同樣在剪輯之前,就應該對最終成片會是怎么樣的有個大概。當然,對于每個鏡頭該怎么樣拍攝倒是應該靈活地應對。但是最終效果是怎么樣的,應該從一開始就一清二楚。
5.)故事板和分鏡頭表會助你一臂之力
一個故事板可以提前幫你很多——構圖,調度,鏡頭角度,燈光,鏡頭的選擇,這些都至關重要。盡管我沒有多么厲害,但是每次拍片的時候,比如上個星期,我的故事板就幫我事先將畫面視覺化出來了。我也因此選擇好了焦距長度。
6.)剪輯是大事!
不必說,剪輯是不可缺少的,也是關鍵至極的。實際上,正是剪輯讓畫面變成了連貫的故事。你可以請剪輯師幫你,但是你得知道畫面是怎么被剪到一起的,你也得告訴別人,你想讓這個故事是如何被展現出來的。
“每秒24格”,聽起來似乎很多,我倒是發現自己總是會多加一點。剪輯的時候,就感覺整個所有素材是個交響樂團一樣,而你是他們的指揮。節奏和模式是剪輯者創造的,剪輯音樂的時候就更是這樣了,當然,假使片子里沒有音樂或者聲音,的剪輯也同樣重要。
7.)想好了再拍
對待開拍鍵就應該像對待槍的扳機一樣。我們大多數都是拍的每秒24格,有時候一個鏡頭可能長達1分鐘。在一個長鏡頭里,有很多需要排練的,特別是如果有個你很想拍的鏡頭的話。為了讓你輕松點(特別如果你又是剪輯師的話),想清楚了再“扣動扳機”。試著想象你想要的那一個鏡頭。一旦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,可以以此為目標加以練習。這樣一來,對于你的拍攝,你才會一直心中有數。
8.)盡量“少拍”
如果我是在拍BTS視頻的話,我就會把每個鏡頭控制到不超過15到20秒。(一般我的每個鏡頭大概都是這個的一半)我想一次就把它拍好,盡管可能會“漏掉”某些重要的東西。對于我來說,這可能是最難的地方,讓自己不“回頭再拍一次”。但我就是有辦法這么做。
最后的忠告:畫面的幀率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快,舊式的東西可能會沒落或是被替代什么的,但是最重要的是,好的片子,永遠都是要靠強大的攝影技巧來實現。
我們拍了多長的原始素材對于后期的效率是很有關系的。如今我們可以把靜止畫面從視頻從輕而易舉地抽出來了,而這其中的靜止畫面,又是很需要攝影功力的。
Vincent Laforet能夠時常提醒我,不管技術上有多大阻礙,靜止畫面和運動畫面是能夠結合起來的。Bruno Aveillan是一個好的范例,他詮釋了在短片中鏡頭的運動只是第二重要的,而最重要的是那些攝影基本功。
最后,我要說庫布里克是最好的榜樣。他的攝影風格是建立在他早年的攝影師經歷之上的。他的構圖和場景構成,成就了他標志性的庫布里克式電影,毫無瑕疵的調度,標志性的緊張感,心理上的不平衡感。
(原文作者:DAVE GEFFIN 譯者:林詩釗 轉載:影視工業網)
全域影視傳媒多家國企上市知名企業指定影視服務機構,廣東省影視行業協會理事單位,原廣東電視臺知名導演團隊,60%核心骨干制作經驗10年以上,一次性解決視頻營銷策劃、視頻制作、媒體傳播三大問題,兩年200多個客戶沒有一個“好”評,都是“很好”。全域影視傳媒專注于企業宣傳片拍攝、微電影定制、人物傳記與媒體傳播等領域,根據中小企業營銷特點并結合新媒體傳播優勢,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一套具有公信力、成交力的高性價比視頻營銷解決方案。
【全域影視傳媒】一個視頻頂十個業務員!客戶都說:跟全域影視傳媒合作一次,就不想找其他人合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