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一部微電影,可以演的天花亂墜,離奇古怪,或者追求各種形式的視覺創意,創作團隊與客戶花費了大把力氣,但是觀眾卻覺得食之乏味,看的膩歪,不到一分鐘就點了叉叉去看其他內容去了,自己花了錢白請觀眾來欣賞,觀眾卻不買賬,問題出在哪兒了?全域影視傳媒導演劉海生認為拍攝微電影,劇本是關鍵。

1、微電影不是電視劇的微電影。
首先要知道,電視劇的主要受眾人群是時間相對充裕的家庭成員,而微電影卻是要去吸引那些生活節奏比較快,有更多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。對于這一代,他們更加挑剔,不能容忍時間的浪費,在他們打開標題新穎的鏈接后,卻發現視頻水準更像電視劇而不是微電影的劇本。煩長的劇情,乏味的橋段,不合時宜的包袱,讓制作再精良的微電影都會變成電視劇的檔次。拍攝微電影最重要的還是電影二字,每一句臺詞都值得推敲,角色每一個眼神、動作,都是一次充實微電影人物角色的機會,每一件起眼或者不起眼的道具,都要使觀眾擁有代入感。那些牽強附會的臺詞,根本就是浪費客戶的金子,以及觀眾的時間,甚至會為品牌帶來負面影響。
2、微電影不是模式化的微電影。
有朋友笑稱,現在的微電影,十部里面有三部旅行片,四部愛情片,兩部友情片,剩下的一部是勵志片,缺乏好的故事是一部微電影失敗的基礎,另一方面,固定老套的電影模式也是其失敗的致命傷之一。創作者總是想以一個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敘述一個大故事,企圖以此打動所有的觀眾,這是異想天開的。拍攝微電影與電影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,電影是由一個好的故事引起大家制作的欲望,而拍攝微電影一般來說是因為客戶有這樣的需求,要求創作人員較短時間內寫好劇本,這對創作人員增加了一定難度,但是與其與在視覺市場上與什么旅行愛情友情拼殺,為何不轉換一個思路,換一個類型,從生活中提煉出一個有趣的點,講好這個一個小故事。
3、微電影不是廣告的微電影
相同的來說,廣告與微電影是為品牌服務的,但拍攝微電影與廣告卻有著南轅北轍的思路,近兩年眾多客戶青睞上微電影,無非是因為微電影的傳播優勢,以及受眾觀看的優勢,是屬于一個受眾主動去點擊、觀看、轉發,并留下記憶,與品牌建立聯系的過程。而廣告是一個強迫性觀看,以重復灌輸來改變受眾心智的過程。所以,當要往微電影里面結合品牌的產品或者LOGO的時候就必須額外小心慎重,有時候一個帶有LOGO產品的鏡頭出現就會毀了整個故事,而有時與品牌相結合的微電影卻又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讓品牌的信息變成這個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最好的做法,例如佳能的Leave me。
很多微電影在創作之初就規定,這個不能講,那個不能講,總是放不開,最終還是走到了溫情愛情友情的死胡同,受到閹割的內容怎么能夠呈現出原來的美呢。一個講故事的人,講了一個恐怖故事,但是我們不會就此認為這個講故事的人恐怖。品牌也是這樣,講好一個優秀的故事,不會對品牌產生壞的影響,反而會增加品牌的魅力。在現在的優酷上,拍攝精良的游戲類第一視角視頻往往每一部都能保持100萬以上的觀看量,有的甚至能達到2000萬,視頻的形式每一部都沒有多大的差別,主要的原因還是把握了“內容為王”的道理。所以拍攝微電影,我們首先最重要的重點還是得放在內容上。
全域影視傳媒是一群熱愛影視電影的青年,一股對夢想有執著追求的新銳影視制作力量。原廣東電視臺知名導演團隊,60%核心骨干制作經驗10年以上,手把手視頻營銷推廣指導,2年200多個客戶沒有一個“好評”都是“很好”。專注于企業宣傳片拍攝、視頻制作、微電影定制、人物傳記與媒體宣傳等領域,根據中小企業營銷特點并結合新媒體傳播優勢,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一套具有公信力、成交力的高性價比視頻營銷解決方案。
全域影視傳媒
光影記夢想 傳播贏未來
http://www.lyxdm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