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宣傳片影視劇CG特效后期制作的流程,大型宣傳片或者影視劇作品,后期的工作非常龐大,俗稱CG特效。全域影視傳媒制作總監,將從后期特效工作方面看看當今一部影視劇后期工作是如何開展的,關于時間管理和成本以及效果之間的關系。

特效公司里面對每一個項目(電影)會設立一個特效總監,有時候這是公司的人,有時候,是導演自己找的自由人,總之,這個人是該項目在特效方面技術方面的總負責人,而藝術方面則由導演負責。特效總監之下,有好幾個項目負責人,分別處理角色建模,角色動畫,照明,特效(這里說的特效意思指非角色,非生命物體的效果,比如海浪,火山爆發,瓶子破碎,建筑倒塌,煙火),合成,渲染,研發等部門。每一個部門又分為若干小組,每一個小組分配若干鏡頭,設小組長,下面就是組員。小組長基本是Lead,組員一律叫Artist。
其實,一部電影的特技分工是比較復雜的,因為一個鏡頭的特技是多種多樣的,既有動畫,又有角色,還有特效,還有合成效果。而每一個部分只負責自己的一部分,但是這是有先后順序的。一般的按照角色為例,模型建好以后,交給動畫,動畫師給每個角色添加動畫,然后將含有動畫數據的場景文件交給燈光和材質部門。沒有附加燈光和材質的鏡頭,一般稱為Layout,這是屬于最基本的可以觀看的東西。在總監確認Layout之后,燈光材質部門會加上簡單的燈光和材質,然后不斷的反饋,直到總監認可,然后會加入詳細的燈光和材質,然后這部分交給渲染部門,渲染部門將角色動畫渲染出來之后,最后交給合成部分,將真實畫面素材和CG特效素材合成,最后出成品。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流程。因為角色動畫和背景,有時候是兩個部門做的,比如《Life of Pi》做老虎的和做海洋天空的不是一組人。
只有大型特效工作室才有研發部門,一般來說,Maya,3ds Max這樣的軟件是個萬能工具,做什么都可以,但是單獨某些工作就不如某些專用軟件做得快,做得好,比如專門的流體模擬,專門的剛體破碎軟件,這些軟件基本就是特效公司的研發部門所研發出來的,只能給自己公司使用,這樣的軟件叫in house軟件。
CG的核心是光照和渲染。
在CG特效里面,最難,也是最有挑戰的是光照,因為只有光照是最難和真實畫面匹配的。角色也好,背景也好,都是單獨做出來的,但是真正讓你覺得真實,實際上是光照的真實。最大的不真實,很多時候并不是模型不夠細膩,動畫不夠逼真,透視不太對,主要還是光照不匹配。
在拍攝現場,特效公司會有人專門采集現場光線,最簡單的辦法是用相機拍攝一個金屬反光球,然后在動畫場景里面,將反光球鋪開成天空,利用IBL光照方法來打光,說穿了就是將反光球變成光源。這樣特效部分的光照和真實畫面的光照就一致了。
以上說的只是CG特效中很少的一部分精髓,供影視同行參考的同時也希望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。
全域影視傳媒多家國企上市知名企業指定影視服務機構,廣東省影視行業協會理事單位,原廣東電視臺知名導演團隊,60%核心骨干制作經驗10年以上,一次性解決視頻營銷策劃、視頻制作、媒體傳播三大問題,兩年200多個客戶沒有一個“好”評,都是“很好”。全域影視傳媒專注于企業宣傳片拍攝、微電影定制、人物傳記與媒體傳播等領域,根據中小企業營銷特點并結合新媒體傳播優勢,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一套具有公信力、成交力的高性價比視頻營銷解決方案。
【全域影視傳媒】只做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視頻!客戶都說:找全域影視傳媒合作一次,就不想找其他人合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