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才結束不久,國內的眾多大學開始緊鑼密鼓發布招生宣傳片,引發大量關注。各所大學寄希望于各種制作精良的宣傳片,不僅希望能達到宣傳效果,更試圖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看到各自大學最美的一面。

往年拼的是女神學姐,今年一改風格開始拼學校宣傳片。就表面看來,高校招生宣傳片制作一家比一家逼格,但實際瀏覽下來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著實沒幾個,無非就是校門、大樓、圖書館、體育館、學姐、老師,在大學新校區居多的當下,外形本就千篇一律,把宣傳片拍成觀光片,考生和家長實難買賬。
就目前的形式看來,招生宣傳片的比拼有愈演愈烈之勢,甚至有拍攝費用達百萬者。高校拍宣傳片如今變成了拼逼格游戲,誰請的制片方更牛,誰請的導演更有名,誰的后期處理技術更高端等等,一場虛榮大比拼拉開帷幕。
然而大學是人類文明的聚集地,文化積淀才應該是大學最需要拼的東西。到頭來把宣傳片拍的花里胡哨,讓人眼花繚亂,最終還落的個沒什么印象的結果,實在得不償失。不是說宣傳片不能拍,反而應該好好拍,但一定要拍出特色,拍出內涵,不僅讓人眼前一亮,還有讓人記憶深刻。因此在全域影視傳媒的小編看來,高校宣傳片的拍攝,我們可以另辟蹊徑,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拍。
高校宣傳片當立足講故事,在講故事的平臺下,即便逼格不高的高校也有機會競爭。因為講故事比的是創意,比的是誠意。中國大學何其多,可有特色的大學有幾多?除了鮮明的行政特色,恐怕就連教育部也說不明白哪所大學有什么特色。
希望各高校以拍宣傳片之機,對學校的歷史、文化、特色作一梳理,明確學校今后的發展方向。希望看了學校宣傳片,考生知道這所大學以人文底蘊見長,那所大學是創業圣地,這所大學培養高級技師,那所大學出過馬云。高校拍宣傳片不宜在高大上上扎堆,能圍繞自身特色講故事講好故事比什么都好,一個有靈魂有故事的學校可以壓過一所用行政資源堆砌的名牌大學。
用講故事的方式不僅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具有的深厚感情感情,也可以從這種情懷中更好的宣傳學校,他們或是在校學生,或是多年在校任職的老師,或是對學校感情深厚的校友,讓自己人講自己的故事,才能講出真故事,講出感人故事,講出好故事。過度行政化推動的講故事,只會讓宣傳片血肉模糊,千篇一律。
全域影視傳媒多個國企上市知名企業認可的影像機構,200多個中小企業無一投訴的可信賴品牌。原廣東電視臺知名導演團隊,60%核心骨干制作經驗10年以上,手把手視頻營銷推廣指導同行很難做到,連續2年200多個客戶沒有一個“好”評,都是“很好”。專注于企業宣傳片拍攝、視頻制作、微電影定制、人物傳記與媒體宣傳等領域,根據中小企業營銷特點并結合新媒體傳播優勢,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一套具有公信力、成交力的高性價比視頻營銷解決方案。